歡迎瀏覽 CurrentChan 個人網站,系統會不停更新

2012年10月16日星期二

歐洲三國荷蘭,比利時及法國8天之旅 (更新)

2012年10月5日至12日,8天歐洲之旅開始了。
荷蘭國旗:
由香港機場飛去台北,再轉機飛去曼谷,然後停留一個鐘後,再飛去荷蘭。
連轉機及停留時間,足足用了20個鐘,在飛機上,總共食了四個晚餐及一個早餐。
但真正飛行時間是16個鐘頭有多,才到達阿姆斯特丹機場。
我的行程第一站就是荷蘭,跟住去比利時,最後是法國。
荷蘭(Holland),正式國名為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

位於北歐,與德國,比利時接壤,首都設於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由於荷蘭的國土海拔較低,Netherlands一字原意即為低窪之國,荷蘭人有著上帝造海。

荷蘭人造陸的堅毅精神,靠風車排水,築堤填海,克服了地形上的缺點。

16世紀時,西班牙開始殖民荷蘭,歷經了80年苦戰後,荷蘭始脫離西班牙,17世紀時,已發展成為海上霸權與貿易強國。
首都阿姆斯特丹,位於荷蘭西部艾瑟爾湖頂端,市內許多地勢低於海平面1至5米,故有北方威尼斯之稱。
市中心以阿姆斯特爾河(Amstel)為護城河,全市由運河及溝渠形成90多個小島和1,600多座橋樑。
環狀運河與美麗特殊的橋樑,讓首都的市景美不勝收。
以風車,木屐,鬱金香,山形建築及美麗的運河做為城市印象的阿姆斯特丹,全市的面積並不太大。

世界上許多大城市,都會有一座著名的廣場,它們舉足輕重,意義非凡,是整座城市的中心或象征。
如北京的天安門廣場,紐約的時代廣場,莫斯科的紅場等。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也不例外,水壩廣場便是它永遠的城市心腹。

水壩廣場,又叫憲法廣場,是阿姆斯特丹最古老,又最活力,最莊重,又最文藝的地方,地處該市老城區的中心。
水壩廣場以經典建築和歷史事件聞名於世,是我們了解和欣賞阿姆斯特丹歷史文化的理想去處,同時也是阿姆斯特丹旅遊的熱點目的地。
水壩廣場給我的第一印象與原來預想中的大廣場有點差距,它實際面積不大的中型廣場。
盡管沒有大廣場的氣勢恢宏,駐足廣場,環顧四周,各種古老而富有特色的經典建築,會讓你贊嘆不已。
廣場地面全部采用大理石石板拼貼而成。
廣場西面是新古典主義建築特色的皇宮,與之北側毗鄰的是新教堂。
這座宏偉壯觀,古典精湛的建築,是水壩廣場上最顯目的建築皇宮。
皇宮樓高5層,宮殿頂端佇有兩尊女神塑像,中間為八角圓頂的綠色鐘樓,鐘樓正面,立有一尊張開雙臂的勝利女神尼克。
皇宮由許多荷蘭天才的建築工匠,於1648年所建,盡管這是一座富麗堂皇的皇宮,但名不副實,荷蘭歷史上任何一位國王或皇帝都沒有在此居住過。
在荷蘭遭受法國侵占後,拿破侖的弟弟路易波拿巴成為荷蘭的皇帝,並將這座宮殿命為皇宮,是荷蘭的一個恥辱印記。
因此,此後荷蘭的君主們都不願入主此宮,只將其作為接待外國貴賓的辦公場所,現在則對外開放給遊客參觀。
廣場東面的中心,立有一座白色大理石鑄成的荷蘭國家紀念碑,它是阿姆斯特丹的標誌性建築物。
紀念碑外觀呈上小下大的圓塔形,高度約為23米,周圍還有12個分別裝有荷蘭11個大城市和首都阿姆斯特丹泥土的陶甕,這是以阿姆斯特丹首都為中心,民族團結的象征。
1956年5月4日荷蘭朱麗安娜女皇親自主持揭幕紀念碑落成。
戰爭紀念碑,原為紀念荷蘭在納粹德軍佔領時期,阿姆斯特丹作戰陣亡的英勇將士,無辜被害的市民而建立。
在此後的每年5月4日,女王都會在此舉行悼祭英魂,獻花儀式追思活動。


因此,這座紀念碑在荷蘭人心中,享有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
這裡是全球知名的智能環保城市,全市中有37%的市民以腳踏車代步,2008年並被評選為全球最綠城市第一名。
阿姆斯特丹歷史,在12世紀末,河畔的居民為防犯洪水建立水壩,而有了阿姆斯特丹這個名詞,13世紀後商業蓬勃,城市規模逐漸形成,17世紀成為歐洲最重要的港口都市之一,是阿姆斯特丹的黃金時代。
宗教改革後,靈活寬容的文化,為阿姆斯特丹帶來大量移民,並帶動當地鑽石切割業,商業活動愈益頻繁。
二戰時的阿姆斯特丹破壞慘重,歷經努力重建後,今已成為國際貿易與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
阿姆斯特丹建築特色,地少人多,河面上近2萬家的船屋,形成一幅獨特的水上景觀。市內多數房子為石材或磚造,建築風格受潮流影響,多為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風格建築,山形牆(Gable),則是阿姆斯特丹的建築代表。
山形牆來自於古希臘建築群的三角壁面,擁有梯形,頸型及鐘型等形式,外觀色彩鮮豔,內部可建置為閣樓。
荷蘭特產及文化特色,代表荷蘭的鬱金香(tulip),由1593年一位奧籍植物學家帶來荷蘭,並引發了風潮。17世紀時,荷蘭人開始大量出口花卉,當時稀有品種的鬱金香,一朵要價足以買下一座小城。
目前荷蘭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鬱金香與球莖花種出口國,每年4月在阿姆斯特丹庫肯霍夫花園(Keukenhof),舉辦的夏季花卉展,總是帶來可觀的觀光收入。
荷蘭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在歐洲亦屬相當多元,將近半數屬於無信仰者,官方語言為荷蘭語,大部份的人也會說流利的英語。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的文化藝術中心,全市共有40多家博物館,100多萬件藝術珍藏品。悠閒地步行,騎腳踏車或運河遊船欣賞這個歐洲水都,是體驗阿姆斯特丹獨特風情的好方法。
結合古典與現代的阿姆斯特丹,對同性戀,性文化的尊重與自由,更顯其寬容與開放的文化氣息。現今這個繁華且生活資源豐富的城市,已成為著名的旅遊聖地。
阿姆斯特丹的鑽石,讓全世界的女人愛不釋手,因為阿姆斯特丹的鑽石,切工技術世界聞名,擁有121個刻面的鑽石,閃閃生輝。
每年有超過一百萬人,對鑽石切割技術特別有興趣的觀光客,因此參訪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已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鑽石中心之一,切工的技術直接影響鑽石的亮度與色澤,澄淨度不同,切工的等級,決定於人工的技術而非天然。
在鑽石界,阿姆斯特丹鑽石切工(Amsterdam Cut),早已變成完美切割與高品質鑽石的代名詞。
GASSAN鑽石工廠歡迎團體與個別的訪客入內參觀。有會說國語,廣東話以及其他亞洲語言的專業解說員,並一個禮拜7天都歡迎您的光臨。
在GASSAN鑽石工廠裡,您可以欣賞到專業的技術人員切割,磨光鑽石的過程,將粗礦的原石琢磨成精緻,眩目的鑽石。
之後,解說員帶您進入展示室參觀,為您解釋鑽石的等級與價格,並欣賞貨真價實的鑽石珠寶。
不要以為阿姆斯特丹性文化開放,就以為所有當地市民都是思想開放的人。
事實上,很多市民都反對軟性毒品合法化,現時社會上正鼓吹一片保守風。
不過當地人都相當平易近人,只要措詞有禮,他們都會樂於討論當地的社會狀況。
不少遊客來到阿姆斯特丹都想一試大麻,在遊客區亦不難找到咖啡店,售賣大麻的地方叫koffieshop(coffee shop),正統的咖啡店是koffiehuis。
但奉勸大家,還是小心為上,避免獨自試用,若真要試的話,亦只能在咖啡店內抽大麻,絕對不能在街上抽,亦不要在街上買賣大麻,否則便會觸犯法例。
荷蘭木屐,據說腳穿堅硬的木屐,在淤泥地行走,特別輕巧利落。
製作木屐,完全是鞋匠的活兒,確切地說是雕刻匠的活兒,因為一隻木屐,完全是在一塊完整的木頭上鏤刻出來的。
據介紹,製作木屐的木料為白楊,只有4至6年生的白楊樹上的某一段木料,製作的木屐,才具有不易劈裂,不變形,不滲水,不沾泥,透氣等特性。
如今木屐,在生活中已很少見到荷蘭人穿木屐了。




但在農村,家庭和旅遊紀念品商店裏依然可見,木屐完全衍變成一種抽象概念和精神寄託,作為一種民族風俗文化保留至今。
在荷蘭,有世界著名的木屐博物館,那裏有世界上最豐富,最精彩的各類木屐。
各種樣式各種顏色的木屐,琳瑯滿目,大者如同一艘能乘幾十人的木船,小的在一個火柴盒裏能放置12雙。

在木屐博物館,工匠還會現場演示木屐的加工過程,在沒有機械的時代,木屐是手制的。
不過今天,有了機械生產,一分鐘內就可做三雙木屐,似乎成了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事。

工匠拿著一塊木頭在轉動的機器上邊打磨,邊用英語向大家介紹,木屑在機器的轉動下,四處飛舞,一會兒的功夫,一隻原色的木頭屐子,就初具了模樣。
隨後你就可以去博物館的後方購買木屐了,從大到小,色彩斑斕,不用擔心價格,雖然不便宜,但是在荷蘭的其他地方買,你花的錢也是一樣的。
穿木屐雖不太適合激烈運動,但木屐堅韌,成本低,具有防濕作用,這對低地國的人而言,非常重要,因為低地濕氣很重,而木屐卻不畏濕氣,這是荷蘭人喜歡木屐的主要原因。
木屐是荷蘭的特產,因為荷蘭人已把木屐發展成藝術品,既實用又可裝飾,主要還是供作紀念品,把它製成鑰匙環,衣刷,耳墜,壁上裝飾等等,用途早已超越屐的意義,成為荷蘭的特色。
阿姆斯特丹一家紀念品店,單是各種造形的木屐,從一公尺到一吋大小的,林林總總就有數萬隻,令人嘖嘖稱奇,觀光客很難不買幾雙留念。
荷蘭人很重視木屐,他們視木屐為一種文化,在許多荷蘭文學家的作品中都提到它。

但有一個問題,可能許多觀光客都沒有想過,荷蘭木屐是不是荷蘭人發明的?
答案教人吃驚,不是,今日的荷蘭木屐,源自法國布列塔尼地區。
布列塔尼 (Bretagne) 地勢低窪,濕氣沈重,當地居民早在紀元前就已發明木屐。
後來木屐漸漸北傳,由法國諾曼第 (Normandie),比利時傳入荷蘭,不意竟在荷蘭大受歡迎。

觀光客如果到法國諾曼第及布列塔尼會發現少數人穿著與荷蘭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木屐,當地文獻也記述了木屐的興起與消失。

因此,今日的荷蘭木屐,只不過是把布列塔尼木屐,加以發揚光大罷了。
荷蘭人為了發展觀光,半世紀前已把木屐鞋製成瓷屐,專為討好觀光客,這又是木屐的另一段發展了。
木屐同風車一樣,是荷蘭人在同大自然的搏鬥中,適應地理環境的產物。
荷蘭素有風車之國美名,1229年,荷蘭人發明了世界第一座風車,用以提供動能。
風車極盛期全國高達12,000座,至今仍有900多座。最完善的保存區為小孩提坊(Kinderdijk)。

在荷蘭風車村,裡面盡是蜿蜒小路,在裡面迷路是常有的事,不過漫無目的,在此處亂逛,真的會樂而忘返。
桑斯安斯風車村的地勢低漥,水道蜿蜒,動植物生態十分蓬勃,遇到雞鴨牛羊貓狗兔子,都是司空見慣。
桑斯安斯對觀光客來說,活像是個開放式的生動博物館。
早在17~18世紀時,是荷蘭人生活與工作的場所,在此可以看到荷蘭人,如何利用風車產生動力。
除了排水之外,更能用來從事各種工作,因為與海爭地,數以萬計的荷蘭人,居住在古世紀的湖床上。
為了生存,荷蘭人在幾百年前,就用獨特的方式創造生活的傳奇。
人們利用風車來排水治澇,更使用風車,把風力變成巨大的動力,意外使得桑斯安斯,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工業區。
只是大家還是認為工業革命是英國的產物,風車村內,廣設博物館,為遊客生動描繪了17~18世紀的荷蘭生活。

包括木屐製造廠,白蠟製造廠,麵包房,奶酪和乳製品作坊,以及100多年的雜貨店。

聰明的荷蘭人,將風車廣泛的應用到工業生產的各個領域。
這類風車,被稱為工業風車,並根據用途來命名,比如鋸木廠風車,榨油廠風車,造紙風車和磨房風車等等。
比利時國旗:
比利時,位於歐洲西北部,東與德國接壤,北與荷蘭比鄰,南與法國交界,西臨北海。比利時國土面積雖不大,但各具特色的旅遊景點遍佈全國。
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不僅有聞名于世的滑鐵盧古戰場,同時也是眾多國際機構的駐地。
比利時擁有長達65公里的海岸線,寬闊的海灘上佈滿細沙。
著名的阿登山(Ardenne)高地的丘陵和森林是享受大自然的勝地,也是冬季滑雪的好地方。
斯巴(Spa)則是有名的礦泉水產地和溫泉療養地。
同時,比利時的文化藝術成就,也令人驚嘆。15世紀的凡‧艾克,是西洋繪畫的開創者,據説他最早掌握了油畫技巧。
比利時的音樂,對歐洲音樂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風靡全球的薩克斯管,就起源於比利時。
在文學方面的代表人物,當數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梅特林克,他的代表作品青鳥,顯示出以豐富的想像力和詩意的幻想。
卡通愛好者當然對比利時更不會陌生,喜歡冒險的丁丁,可愛的藍精靈,幸運的盧克,這些給全世界帶來歡笑的形象都誕生在比利時。
比利時歷史文化,西元前克爾特族的比利時人在此居住。
西元前57年起,長期為羅馬人,高盧人,日耳曼人分割統治。
9 至14世紀被各諸侯國割據。14至15世紀建立了勃艮第王朝。
隨後又先後被西班牙,奧地利,法國統治。1815年維也納會議,將比利時併入荷蘭。

1830年10月4日獨立,定為世襲君主立憲王國,並選擇了一個德國人,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的王子利奧波爾德,作比利時第一任國王。

翌年,倫敦會議確定其中立地位。兩次世界大戰中,均被德國佔領。

二戰後加入北約。1958年加入歐洲共同體,並與荷蘭,盧森堡結成經濟聯盟。

1993年完成國家體制改革,正式實行聯邦制。

比利時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國,也是歐洲聯盟的成員國。

2005年5月,比利時眾議院批准歐盟憲法條約,這樣比利時成為歐盟25個成員國中第10個批准該條約的國家。
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的首都,人口97萬。布魯塞爾是座千年歷史的古城。
西元600年前後,開始有人居住。布魯塞爾的位置,距離西歐主要都城都在200至300公里之間,可以說是西歐經濟文化的彙聚點。

優越的地理位置,發達的交通和通訊,使之稱譽為歐洲的首都。目前有幾百個國際組織,或辦事機構總部設在這裏。歐洲共同體的總部也設在此城,另外還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
布魯塞爾市區呈五角形,以中央大街為界,分上下城兩部分。
上城依山坡而建,是王宮,議會,政府機構所在地和居住區。下城為繁華的商業區。
布魯日(Brugge),有歐洲最美麗的風景城市之稱。布魯日是比利時西北部的一個小市鎮,人口不到5萬,目前是比利時西法蘭德省(West-Vlaanderen)的省會。
雖然經過無數次戰火的洗禮,但布魯日的中世紀古城並未遭到破壞,有歐洲旅遊雜誌,將布魯日形容為現今在歐洲保存得最好的中世紀城市。
在荷語中Brugge是橋的意思,眾多的小橋及錯縱的河道,是人們對這城市的第一印象。
有中世紀睡美人之稱的布魯日,其精巧的建築和佈滿全市的運河高達50座以上,讓布魯日贏得北方威尼斯的美名。
而舊城區內,盡是石板古道及中世紀建築。
每年吸引著200多萬來自歐洲和世界各地的遊客,讓布魯日成為比利時最熱門的必遊之地。
布魯日的歷史城區在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所以當時的建築,一直保留到現在,並在2002年獲選為歐洲文化首都,2005年更得到國際最佳旅遊獎。
當年的對手還有巴黎,紐約,布拉格等重量級旅遊大城。
布魯日早在12世紀時,得到城市設立許可狀。
現在看到的建築,多是13~15世紀建造,布魯日全盛時期,所興建的哥德式建築。
後來布魯日的貿易地位被安特衛普取代,逐漸沒落。
休息了五百年,近數十年才搖身一變,成了觀光聖地。
布魯日的建築,除了廣場周圍的幾棟蓋得比較漂亮,街上看到的大部分都是簡單沒裝飾典型哥德式建築。
哥德式建築有醜的,但布魯日這邊,簡單歸簡單,整個城市,真的是超有氣質的。
若想要好好品味這個古城,徒步當然是最佳選擇。

想到和五百年前的人踏著相同的石板地,望著相同的房舍,參拜相同的教堂,彷彿連呼吸的空氣,都和五百年前的人相同。
錯綜的大街小巷,連結一個個廣場,最重點的還是叫馬克廣場或叫大廣場。
另還有一個博格 ( Burg ) 廣場。廣場週邊的建築,其實跟荷蘭的挺像的,上面都有一塊很像墓碑的山形牆,但細部裝飾,則更加講究,不乏一些金光閃閃的飾物,似乎訴說,這個古城鎮幾百年前的風光。
尤其這兩個廣場,可比荷蘭的馬克廣場熱鬧多。

來回穿梭的遊客,搭載著觀光客的馬車終日絡繹不絕地在此穿梭。

兩旁的露天咖啡屋坐滿了享受陽光的顧客,廣場由中世紀建築所圍繞中央的紀念碑,是布魯日14世紀的人民英雄康尼克(Pieter De Coninck)和布瑞德爾(Jan Breydel)的雕像。
他們勇敢地對抗當時法國當局的高壓統治,成為布魯日的一段歷史佳話。
畢竟步行最能感受布魯日的美好,不建議搭馬車。
而且車夫都會在馬屁股後,做一個帆布袋接馬屎,這要嘉獎一下。
很少看到觀光區這麼做,以致不留意腳下就會中獎,你坐馬車,那一袋屎剛好就在你正前方啊,能不影響遊興嗎?
位於市集廣場旁83公尺高的鐘塔,是布魯日代表性的地標之一。
它建於13世紀,當時正是布魯日的黃金時期,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名之世界文化遺產。

這鐘樓高大雄偉,特別的是每隔15分鐘就響一次悅耳音樂。
外觀也因年代久遠,經過日曬雨淋,而呈現古黑色,但其魅力不減反增,讓人深感神秘。

要爬上高聳的鐘塔,必須攀登366階的樓梯,一層層地向上旋轉,可得費一番力氣,不過辛苦登高的代價,是壯觀的布魯日歷史城區的鳥瞰景色。
塔上47個18世紀的古老排鐘,仍由人工在固定的時間敲響清脆的聲音,傳遍整個布魯日城區。
城堡廣場被象徵著最高行政,宗教的市政廳(Stadhuis)與聖血禮拜堂(Heilig-Bloedbasiliek)所圍繞,是布魯日昔日的權力中心。

布魯日的聖母大教堂(Onze Lieve Vrouwekerk),是一座雄偉的建築,122公尺的高塔直入天際。

教堂內收藏了豐富藝術品,其中吸引旅客千里慕名而來的,正是名義大利雕刻家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的聖母與聖子雕像。

在教堂裡還有15世紀勃根地女公爵瑪麗(Mary of Burgundy)以及查理斯公爵(Charles the Bold)的陵墓。

聖血大教堂是以儲有耶穌的血而出名,每年從四月底到五月中旬,是耶穌升天節(Ascension),也是歐洲各地宗教界人士,來布魯日行禮致敬,禱告,瞙拜的聚會場所,成為比利時重大的宗教聖事。

中古時代的人們相信聖物可以保護人民及生命財產及整個城市,布魯日的百姓當然沒例外,而布魯日城也因聖物的保存從此更加繁榮。

聖血遺物即保存在這個小教堂內聖血教堂,由兩個小教堂組成,教堂外有著華麗的小黃金雕像。

一樓是羅馬風格的聖巴茲爾小教堂(Saint Basil,1139 -1149)。

二樓的小教堂,於19世紀改建成的新哥德風格建築,其中收藏有著名的聖血遺物,聖血匣,法衣,油畫及其他文物。

市政廳在11世紀時代中,這裡曾經是伯爵豪宅,但從14世紀起,被迫改為市政部門和法院,他是低地國家最古老的哥德風格市政廳(1376 -1420)之一。

建築在16世紀早期,又被改建修飾過,又在18世紀時增加了一些部分。

從1795年至1984年這裏仍是法院,而後則一直是市政部門。

市政廳用沙岩築成的角樓上,外形獨特的拱形屋頂,堪稱建築業一大特色,最明顯的特徵為兩層樓的48片玻璃窗和錐形的尖塔。

外牆上刻有浮雕,內容取材於聖經故事和歷史人物,雕刻的栩栩如生,生動傳神。

早在14,15世紀時,荷比盧聯合大公國的政府曾立腳於此。

原本的國家殿堂是分別建構在兩段時期,自18世紀起,這裡便是布魯日法庭的所在地,到了1988年才粉飾改成市府行政大樓,同時也是布魯日的旅遊中心服務處。
于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的埃杜弗小巷內,有一尊作撒尿狀的小男孩銅像,此是馳名世界的布魯塞爾第一公民雕像。
小撒尿雕像 (Manneken Pis),大名叫布魯塞爾第一公民像。
建於1619年,是雕塑大師捷羅姆克思諾的作品。
雕像僅高50釐米。小撒尿雕像來源,比利時民間傳說故事,但有好幾個版本。
流傳最廣的是古代西班牙入侵者,在撤離布魯塞爾時,欲用炸藥炸毀城市。
幸虧小男孩夜出撒尿,澆滅了導火線。為紀念小英雄,雕刻了此像。
還有說是女神一次途經布魯塞爾,突見一小男孩,竟然朝出殯的人群撒尿,女神大怒,罰他在此撒尿不至。
不論如何,此雕像成為到布魯塞爾觀光的客人必去的地方。
1696年荷蘭總督,為他製造了第一件衣服,此後不斷有富商及各國來賓為他送衣服。
他也就不時地更換衣服。現市中心成立一博物館,專門收藏各國贈送的服裝。
其中還有中國贈送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裝,和布魯塞爾建城千年時,北京送的漢族的對襟小褲褂。
在漫長的歲月中,小撒尿雕像也幾經磨難。
1747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士兵看中這可愛的銅像,將其偷走。
此事引起布魯塞爾市民的極大義憤,後路易十五下令物歸原主。
並贈一套王宮禁衛軍禮服。還封他為聖路易軍團的騎士。
此後小撒尿雕像又遭十幾次偷盜,但都大難不死,保留至今,從市政廳左側的小巷的第三個街口就是。
大廣場 (Grand Place),建於12世紀,是布魯塞爾的市中心廣場,廣場有68多米寬,長110米。
四周環繞者哥特式,文藝復興式路易十四式的建築物。
最高的尖塔建築,是布魯塞爾的市政廳。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
始建於1402年,1480年完工,現在仍是市政府的辦公樓。
塔高91米,頂上有5米高的布魯塞爾城的守護神 (Saint Michael) 的銅像。
如果仔細觀察,市政廳的大門,不在正中,塔也稍偏一方。
傳說大廈落成後,建築師發現這個不可彌補的過失後,跳樓自殺了。
其實,大門和塔不在中間是因為整個建築建於三個不同時期,經一再擴建增修,才到目前的規模。
市政廳的走廊內,佈滿了壁畫。
在眾多的肖像畫中,有比利時的君主,有曾經統治過布魯塞爾的西班牙,荷蘭,法國等國的國王,還有拿破崙的畫像。
市政廳對面,曾是法國路易十四的行宮,現為國家博物館。
市政廳左側門上有個天鵝雕像的,是天鵝餐廳,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此共同草擬共產黨宣言。
環繞廣場的其他建築物,是17世紀各種行業協會的會址,每個行業協會建築的門上的雕塑,是本行會的崇敬人物或象徵性動物的雕塑。
大廣場是比利時許多重大革命事件的歷史見證。
1830年革命爆發,就是在這個廣場發生的。布魯塞爾大廣場,把城市分離成兩個區域。
上城區是王權貴族階級聚集地,王宮,大法院,美術館和大教堂等雄偉華美的建築,均坐落於此。
從上城區之後才是市民階級聚集的下城區。


而布魯賽爾大廣場,就躲在這一大片民居建築中,被縱橫交錯的古老街道和普通民房所遮掩。
要看到它,必須經過連通它的六條小巷中的一條,隨著擁擠的人流緩緩前行。
來到小巷的盡頭,便似河流匯入大海,人群倏然散開,大廣場就柳暗花明地兀現在你的面前。
它的這種低調內斂的隱藏,給人由狹窄到開闊,由局促到舒朗的美妙體驗。
在看到廣場的那一瞬間,帶給人的驚喜和愉悅,足以讓人很快消除旅途的疲勞,在廣場度過半天美好的時光。
歐洲現存的大多數城市廣場,都是中世紀的產物,廣場以教堂,禮拜堂,鐘樓為主體,把上帝視為廣場的主人。
而這座始建於13世紀的布魯賽爾大廣場,雖然四周矗立著40多座哥特式,文藝復興式,路易十四式等風格迥異的建築,但卻沒有一座是宗教建築。
除了市政廳和它對面的路易十四的行宮外,其他建築物都是17世紀各行各業的會所辦公樓。
如此地淡化宗教,在歐洲的廣場中並不多見,本身就充分突顯了廣場人民化的個性。
而眾多行業會所,聚集於一個廣場,在歐洲更是絕無僅有。
不僅體現了當時歐洲社會分工和行業發展狀況,而且也反射出廣場的服務功能及廣場規劃者的便民意識。
如果從最早修建的市政廳開始算起,布魯賽爾大廣場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
因為戰亂和火災的原因,從13世紀到17世紀的400年間,大廣場一直處在重建和擴建之中。
直到1695年,廣場被路易十四的軍隊摧毀後,在航海貿易和毛紡織工業中興盛起來的商界巨頭們,不吝錢財,在一片狼藉的市政廳周圍,建起了各自的行會大樓,最終形成了廣場今天的樣子。
儘管大廣場上的建築年代不同,風格有異,但整體上它們集西方古典主義之大成。
不僅每一座建築都精雕細刻,而且四面的建築,在整體氣韻上也和諧一致,相互映襯,相互呼應。整個廣場,由東西南北四面高度大致相同的建築合圍而成。
北面的市政廳大廈因為在13世紀就已建成,雖然同樣遭遇過多次劫亂,但主體框架未受破壞,所以依然保持著哥特式風格。
有高高的塔樓,尖尖的頂部,與其他三面的建築比起來略高一籌。
大廣場是比利時歷史上黃金時代留下的印記。
17世紀,新興的資產階級,把他們上升期的雄心,財富和創造力都濃縮到各家行會的建築上。

從遊覽者的角度講,這些行業協會的辦公樓,正是廣場的最大看點。

它們的魅力就隱藏在門頭上的名字和雕塑上。

如今,布魯賽爾大廣場是廣大市民和遊客的天下,建築內外都瀰漫著濃郁的市井生活氣息。
咖啡館,酒吧,海鮮店,冷飲店,服裝店,鮮花店,鱗次櫛比。

其中很多店都是百年老店,馬克思,恩格斯和雨果都曾經是店家的座上賓。
現在的布魯塞爾大廣場,對市民娛樂生活發揮著重要作用。

新年前後,這裡是聖誕市場,人們在這裡購物,狂歡。

每年5月,這裡舉辦布魯塞爾一年一度的夏季沙灘排球賽,人們在廣場空地堆起從海邊運來的沙子,感受沙灘運動的刺激。

每兩年的8月,是大廣場鮮花地毯節,人們用數百噸鮮花瓣,拼綴而成的巨型鮮花地毯,覆蓋了廣場的花崗岩地面,廣場變成了花的海洋。

平時廣場也是一派鳥語花香的景象。

早上,廣場是花市,傍晚,便花去鳥來,變成了鳥市。

在市政廳的二樓陽台上,經常有新人在市長面前,登記完婚後,攜手向廣場上的親友和遊人致意,接受人們的歡呼和祝福,然後坐進禮車,帶領車隊繞廣場一周,一路鳴笛駛向外面的街道。

這些活動,這些場景,都包含著豐富的人文趣味和市井情調,這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大舞台。


這次旅行,剛剛遇上比利時大廣場舉行的2012年馬拉松比賽。


有很多跑手及世界各國的參觀旅客,人山人海,想影相都比較困難,但場面非常熱鬧,真是很難遇到的。


行到大廣場的路上一扇墻上,有一尊銅鑄的人臥像。
開始我以為是耶穌受難像,後來才明白這是布魯塞爾聖人塞爾克拉斯 (La Status d'Everard't Serclaes) 的銅像。
那裡有許多觀光客爭先恐後拍照,摸雕像。
這雕像是19世紀末時,為了紀念黑死病被遏止而建造。
據說摸了雕像會帶來好運,驅除疾病。
爾克拉斯並非死於黑死病,後人將他與黑死病牽連。
也許是因為他1356年解放布魯塞爾時,正好是中世紀黑死病被遏止的期間,故事流傳久了,當地什麼功績,好運都歸於他,世界各地的傳奇人物也都是如此。
塞爾克拉斯曾保護布魯塞爾的領地公爵避難,並率軍隊打敗了敵人的進攻。
30年後他在家中遇到敵人襲擊,被割掉了舌頭及砍掉了一只腳,但他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塞爾克拉斯從此被布魯塞爾人稱為保平安的聖人。因塞爾克拉斯曾經守護布魯塞爾,據說由左往右觸摸雕像會帶來幸福。
摸上方的小天使會早生貴子,摸下方的老鼠會帶來財運。
所以,雕像被摸得很光亮,而且各部分都有不同的祝福。
不解的是,既然是英雄,此像為何做成病人模樣?比利時自稱是擁有世上最美味巧克力的國度。
如果這是真的,布魯塞爾的大薩伯隆廣場,肯定就是世界巧克力的中心了。鵝卵石鋪陳略帶傾斜的大廣場,緊臨皇宮,國家美術館,是包辦皇家婚禮盛宴巧克力甜品的Wittamer旗艦店,與全世界最聞名Godiva巧克力店的所在。
今年年初,比利時公認最時髦的巧克力大師皮耶馬可里尼(Pierre Marcolini),簇新的總店也在廣場上開張。顯然,馬可里尼總店的裝潢設計師,從亞曼尼學了幾手,黑色紋理牆面,光滑白石地面,搭配身穿黑色無領衫,個個像模特兒的店員。
整排巧克力被恭謹地放在玻璃陳列櫃,鼓起勇氣走到櫃台購買的人,可得順便把那座香濃四溢的巧克力瀑布,瞧個仔細。從馬可里尼的店看來,比利時人對待巧克力可是非常嚴肅的。對一個形象平淡無奇的小國家來說,世界第一巧克力,可是個重要的外號。
比利時之所以能在巧克力上稱王,正如德國人擅長製造汽車,義大利人最拿手喀什米爾羊毛衣,靠的都是對絕活手藝的熱忱,及一代傳流一代的堅持。除此之外,比利時曾經殖民至今,仍佔全球可可豆產量七成的國家,也是重要原因。
出身比利時巧克力世家的范貝爾同時表示,一般人吃巧克力,可能無法分辨其中可可豆的品種與口味,但在歐洲與比利時卻不乏真正行家,選用別具風味的可可豆生產巧克力糖,才能受到老饕的喜愛。范貝爾家族其他成員經營的比利時賴德(Belgolade)公司,目前仍占有全球2%糊狀巧克力製品市場。
其實,為了維持比利時生產巧克力的品質,雖然歐盟2003年制訂的法律,已允許生產巧克力時,可加入植物油,但比利時巧克力業者,卻堅持比利時生產的巧克力,不得含植物油,同時在製作過程上,也必須依據遠比其他國家更嚴格的規定。根據比利時產製巧克力的歷史記載,早在1884年,比利時對巧克力產品的含量及成分就有嚴格規定,1924年更在法律上,明確標示出黑巧克力應具有的成分。
在產製過程上,僅就碾磨可可豆就可知道比利時製造巧克力的技術,早已遠超越其他國家。比利時機器碾磨成的可可豆粉顆粒祗有20微米(一微米等於一百萬分之一米),遠較美國碾磨成30至35微米可可豆粉的顆粒要細的多,生產的巧克力糖自然不同,不但入口較易融化,同時也更醇美可口。20年前瑞士巧克力是舉世第一,但現在比利時巧克力已青出於藍。
除了品質佳外,和其他歐洲人一樣,比利時人普遍嗜食巧克力,顯然和近年來醫學報告多指稱巧克力有助身體健康有關。
根據Choco-Story博物館的說明,已被視為健康食品的巧克力,不但含有蛋白質及包括鈣,磷,鉀,鎂,鐵等促進細胞新陳代謝重要元素,同時也含有豐富的纖維與重要的維他命B1,B2,E及PP。此外,巧克力中含有能刺激人體神經系統的物質,也具有防止發生心臟血管疾病及治療憂鬱症的功效。
巧克力大抵就可充當這個城市的形象代言,其魔力足以使每個人,都會坐在廣場雕像下,啃著巧克力慨嘆這個城市的經歷。
每條街巷的空氣裡似乎都瀰漫著巧克力的奇妙芳香,不經意就有一間巧克力店出現在你眼前,所以像比利時人那樣順腳就拐進巧克力店的習慣也來得自然而然。店裡琳瑯滿目的巧克力家族,象各式各樣精靈可愛的小寵物,極其討人喜歡。
法國國旗來源:1789年7月14日,因攻陷巴士底獄而掀起法國大革命,而造成路易十四的絕對君主制王朝崩潰。
當時,國民軍總司令拉法艾特,在巴黎市的代表顏色,藍色與紅色之間,加上象徵法國王室的白色,以做為國民軍的帽徽,而後由此帽徽衍生出著名的三色旗。
眾所週知的,藍,白,紅是代表自由,平等與博愛。法國國旗的顏色順序本是由旗桿起依序為紅,白,藍,但是在隨風飄盪下,藍色並不醒目。
於是於1794年起改為藍,白,紅,藍色寬度為30%,白色33%,紅色37%,當國旗飄動時,便能很平均地見到此三色。
西元前十世紀起,法國是塞爾特人聚居地 (Celtes),古羅馬人稱他們為高盧人。
西元前二世紀, 羅馬人二度侵入,西元前51年凱薩大帝佔領全高盧,西元四世紀蠻族南侵羅馬帝國其中一支為法蘭克人,擊敗羅馬的高盧總督取得統治,建立法蘭克王國,由克絡維掌權。
克氏死後,國分給 4個兒子,8世紀初國土四分五裂,西元751年丕平 (Pepin) 即位為佳洛林王朝的第一位國王。
西元800年查理曼擴大國土至昔日羅馬帝國下的全西歐。查理曼大帝死後,至九世紀帝國分裂,他的孫子禿子查理 (Charles the bald) 佔有西部領土,稱西法蘭克王國,此乃今日法國起源。
西元987年,加洛林家族中斷,卡珮王朝繼起,1337年英王愛德華3世為爭王位渡海征法,引發了英法百年戰爭,西法蘭克國王存亡之秋,聖女貞德奮勇抗英,以死喚起法人民族意識,1453終於趕走英軍完成統一。
1562到1594法國發生30年長的宗教戰爭,路易14專制王權發展至極,長年征戰,又建凡爾賽宮國庫耗竭,至路易16國家已臨崩潰,終於釀成1789年法國大革命,而廢封建。
1792年9月21日,國民公會宣布共和,並定9月22日為共和元年元旦。
1795年8月國民公會規定立法機構分上下兩院,推選五位領袖議員組織督導政府,但多年之物價經濟問題,政治仍未能平衡,此時傑出人物拿破崙出現改革稅法,制法律並拓展武力野心極大,但1812年遭俄軍戰敗,1814年3月被迫退位,1815年6月滑鐵盧之役更使之永劫不復。
1848年發生二日革命成立第二共和,1870年普法戰爭,法敗,除割讓亞爾薩斯和洛林外,尚支付大筆賠款給普魯士。
1871年9月4日第三次共和,但因黨派林立,政居不穩,歷70年一次大戰,法恢復了亞爾薩斯及洛林,但國立亦虛二次大戰,爆發後,德國長驅直入占領巴黎,法宣告投降時,戴高樂在倫敦成立法蘭西民族委員會,聯和國內外力量與同盟國並肩作戰。
1945年大戰結束,收復失土,其後任國家政府主席及總統。
在位時,力排美國控制歐洲事務之地位,1962年還清向美國借之債務,1969年戴高樂引退,由龐畢度總統繼位,1981年密特朗代總統率領法國。
首都巴黎起源於西元前兩百年,經二千多年的發展至今,面積105平方公里,人口二百多萬,市區分成二十個行政區。

由西提鳥 (ILE CITE) 為中心,順時鐘方向向外成螺璇形劃分。

花都巴黎是說不盡的美麗的觀光都市,它是歐洲文與藝術的中心,文化,美術,傳統完全融合在一起。

無論春,夏,秋,冬,都充滿著美麗與歡樂。

旅客如果走到瑪樂尼的林蔭大道,參觀名震全球的博物館,美術館,教堂,就會接觸藏在法國偉大的精神文明下面的藝術家,雄渾優美的靈感。
巴黎市街的吸引力,在於到處有林蔭大道。它不愧為時尚的發源地,銷售香水以及化粧品的商店特別多,尤其露天咖啡座,更是巴黎引人入勝的特色。
從貫穿凱旋門舊市區中心的香榭麗舍大道 (Avenue des champs-Elysees),經過協和廣場 (Place de la Concorde),到巴斯底廣場 (Place de la Bastille) 為止,大道的兩旁是巴黎的心臟,幾乎所有的名勝都集中在此。

商業,經濟,遊樂中心在歌劇大道 (Avenue de l'Opera),拉培路 (Rue de la Paix),聖恩諾郊區路 (Rue du Faubourg Saint Honore),利佛里路 (Rue de Rivoli)一帶,領導世界流行風尚的時裝店,珠寶店林立,旅行社與航空公司也集中在此。

從瑪德雷納大教堂前面,通到歌劇院的瑪德雷納大街(Boulevard de la Madeleine),是巴黎的繁華區,各類商店,旅館,劇場,百貨公司,可以說是櫛比鱗次。

在塞納河西岸,與布洛尼森林之間的區域,是巴黎高級上流的住宅區,背後的蒙馬特山 (Montmartre),頂上有聖心教堂 (Eglise du Sacre Coeur),是巴黎名勝之一。

塞納河南岸是大學區,以拉丁區 (Quartier Latin) 為中心,處處充滿學術文化氣息。

此外南岸還有盧森堡公園,愛菲爾鐵塔,還有許多公園,博物館和古蹟。

溝通塞納河南北兩岸的許多有名的橋中,以新橋 (Pont Neuf),亞歷山大三世橋 (Pont Alexandre Ⅲ),協和橋 (Pont de la Concorde) 最為秀麗,它與希提附近河邊的舊書店,同為塞納河吸引遊客的地方。

巴黎地下鐵名為 (METRO),以方便,快速,經濟著名,為大巴黎區主要交通工具。

每個地下鐵車站外都有METRO的信號和該站站名,入口和月台都貼有巴黎地下鐵全圖可供查閱。
有些入口在地下,有些則在地上。買了票放入自動閱票機內,請保留票根直到下車,以便途中查票。同一列車分一等和二等車廂,廂外清楚地寫著1或2。地鐵營運時間,從早上5點30分至晚上24點30分。尖峰時間每隔90秒一班車。車門把一扳即可開門,關門則是自動的。
一張票可繼續轉換車,直到目的地,因此相當便宜。如需多次搭乘地鐵,請購買十張一疊的車票,稱之CARNET。乘車方法:首先須知所去的地下鐵站名,應乘坐那一條線,同時應知道該線的兩端終點站名,然後根據現處的車站的位置,至目的站應是在那一端的終點站,就坐往那終點站方向。

拿破崙陵寢 (EGLISE DU DOME),拿破崙的七層大陵棺置於綠色大理石上,最外層是紅斑石,最內層是白鐵。

另外分別包有桃木,橡木,烏木和鉛等。每年五月五日法政府必舉行隆重軍禮紀念其逝世。
為了慶祝法國大革命百周年紀念和萬國博覽會,由艾菲爾 (G. EIFFEL) 設計,於西元1887年動工,西元1889年完成的艾菲爾鐵塔,已在1989年慶祝她的百周年紀念。
艾菲爾鐵塔(法語:La Tour Eiffel;英語:Eiffel Tower,又稱為巴黎鐵塔),是一座於1889年4月25日建成,位於法國巴黎戰神廣場上的鏤空結構鐵塔,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為巴黎最高的建築物。
艾菲爾鐵塔得名於設計它的橋樑工程師居斯塔夫•艾菲爾。
鐵塔設計新穎獨特,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因而成為法國和巴黎的一個重要景點和突出標誌。
艾菲爾鐵塔從1887年1月26日起建,全塔分為三層: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高115米,設有餐廳,第三層高276米。每層都設有帶高欄的平臺,供遊人眺望那獨具風采的巴黎市區美景,晴空萬里之時,人們可以從鐵塔上看到遠達70公里處的景色。
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共用去鋼鐵7000噸,12000個金屬部件,250萬隻鉚釘,全靠四條粗大的用水泥澆灌的塔墩支撐,模仿人體的骨頭為建,極為壯觀。
1889年5月15日,為給世界博覽會開幕式剪綵,鐵塔的設計師居斯塔夫•艾菲爾,親手將法國國旗升上鐵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們為了紀念他對法國和巴黎的這一貢獻,特別還在塔下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銅像。
直到2004年1月16日,為申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法國巴黎市政府特意在艾菲爾鐵塔上,介紹了其為申奧所做出的準備情況,而艾菲爾鐵塔更成為了該國申奧的天然廣告。
這個為了世界博覽會而落成的金屬建築,曾經保持世界最高建築45年,直到紐約克萊斯勒大樓的出現。艾菲爾鐵塔由250萬個鉚釘連接固定,於塔的四個面上,總共銘刻了72個科學家的名字,都是為了保護鐵塔不被摧毀而從事研究的人們。
今天,艾菲爾鐵塔這一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宏偉建築,仍展示著人類的聰明才智。
它不僅是一座吸引遊人觀光的紀念碑,而且是巴黎這座美麗而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的象徵。
50年代以來,鐵塔成了法國廣播電視的中心,是世界上最高的天線塔之一。
改建後,還設立了艾菲爾鐵塔廣播電視臺。本來塔底基地在西元1909年租期屆滿,後來決定在此設無線電信電話站,免除了被拆的命運。
西元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設立於鐵塔上的越洋無線電話站,成功地聯繫大西洋兩岸。
塔高初為300公尺,改為321公尺,有特別設計的水壓式升降機可至塔頂。
自從1987年起,由電腦控制的照明設備,使得白天的鐵塔,一到晚上,就變成一座玻璃塔,在燈光照射下玲瓏剔透,成為夜巴黎的奇景之一。
說到巴黎最著名的兩個景點,就屬艾菲爾鐵塔和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了。

艾菲爾鐵塔被法國三色國旗緞帶捆綁在一位法國女郎頭頂之上,做為巴黎老佛爺,歷久不衰的海報。

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 (法文 : Galeries Lafayette Haussmann ),是全法國最知名的購物聖殿,亦是全歐洲最大的百貨商場。

創立於1893年,長達百多年歷史,座落於巴黎奧斯曼大道(Boulevard Haussmann)40號,緊鄰巴黎歌劇院。

老佛爺百貨公司,在1921年建立的華美炫麗的拜占庭式巨型鑲金彩繪雕花圓頂,並有彩繒玻璃作裝飾,相當富麗堂皇,已被列為巴黎古蹟之一,堪稱巴黎最重要的經典地標之一。

令遊客在享受購物樂趣之餘,亦可欣賞具有特色的建築風格。

悠閒地漫步在位於此圓頂下的名錶及頂級珠寶專櫃之間,購物已經不再是一種純粹的消費行為,而是視覺與滿足擁有慾望的完美結合。

頂建築,百貨公司分為三大幢,分別為女裝館,男裝與美食館及家居館,座落於奧斯曼大道(Bd Haussmann)兩旁,每日接待高達3,4萬人次。

售賣的貨品琳琅滿目,從攝影器材到衣服飾物,包羅萬有,逛一整天也不夠看。
即使只在巴黎停留一小時,巴黎老佛爺也能簡單塑造你的法式風格:Louis Vuitton包包,Chanel墨鏡,巴黎人最愛的時尚法國品牌,以及各式經典香水禮盒。
凱旋門(ARC DE TRIOMPHE),拿破崙一世為了表揚法軍的英勇,由建築師夏勒克昂(Chalgrin )設計,並於西元1806年動工,30年後完成今天的凱旋門,高50公尺寬45公尺。

由凱旋門所在的圓型廣場向外延伸出12條大道,呈星星光芒放射狀,所以又稱星星廣場,後來為紀念戴高樂將軍,改名為戴高樂廣場。

凱旋門是拿破崙輝煌歷史的表徵,門上所雕飾都是頌揚他的豐功偉業。

如正面右下角的雕刻群像,是魯德(Rude)的名作馬賽曲,該曲原名為1792年義勇的出發,左邊的則是考賀多(Cortot)的作品,為紀念西元1810年勝戰的維也納之和平。
排門下面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無名英勇墓。此地乃象徵法國國魂聖壇,不滅之火常燃於此。
所以國家大典後,各國來訪使節,都照例到此膜拜。此幕一年四季,天天都有鮮花供奉。稍靠近點就可看到拱門內面刻有拿破崙的558位將軍的名字。

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為歌頌法國路易十五世的光榮而蓋的,這座面積8.4公畝的八角廣場,歷時20年於西元1775年完工。

建築師是小加布利葉(J.A. Gabriel)。西元1770年路易十六世的結婚慶典即在此舉行,新娘是瑪麗安東尼特,但沒想到十九年後,法國大革命在此響起展開,這對當時的新人也在這廣場上了斷頭台。

大革命之時,協和廣場成為屠宰場,後來為了祈求和平的來臨,而改為協和廣場。

西元1836年,埃及送給法國一座來自如克梭神殿33世紀的古方尖牌,被置於廣場中心,兩邊各配設一噴泉,八座代表法國八大城市的雕像,則置於八個角隅。

欣賞協和廣場的最好角度,是站在方尖碑的為置,東往羅浮宮,看有小凱旋門,貝聿銘的金字塔,西向香榭麗舍大道,則有大凱旋門。
南北向則有馬德蘭教堂與國會相對峙。另外廣場上兩棟建築物,一是海軍總部、一是克依昂旅館(Hotel de Crillons)。
香榭麗舍大道(AVENUE DES CHAMPS ELYSEES),從協和廣場至凱旋門,全長1.8公里,栗樹和梧桐植於兩旁,是花都夜巴黎在夜的動脈裡,最炫目的大道。
十六世紀時,此地原是一片沼澤,十七世紀始由勒諾特(Le Notre)建築師整治規劃。
1709命名為香榭麗舍,即希臘神化中的樂園。今天大道前部份,仍保存應英國花園式的林間小道,供行人散步,後半段往凱旋門的方向,則是商店林立,主要是咖啡館,展示場及電影院等。

巴黎歌劇院,是歐洲最大的歌劇院,也可能是世界最大的,可容納二千多位觀眾。

西元1860年破土,並於1875年落成,由建築師卡賀涅(Ch.Garnier) 設計,他集合拿破崙三世之前所有的建築式樣,完成一種折衷後典型的第二帝國式建築物。


目前歌劇院還包括芭蕾舞學校和一座圖書館。


凡爾賽宮(Palaise de Versailles),十七世紀時,當時號稱太陽皇帝的路易十四,傾法蘭西全國的財富二十億法郎,耗費二十年的時光,建造了這座世界最豪華的宮殿。

宮殿以右邊的內院為中心,有兩座廂房伸向南北,約長一千公尺。二樓面向西院部分是鐘廳,是凡爾賽條約簽訂的地方。

它的南北兩廂排列著赫拉克來士廳、歷代帝后廳等,置身其間其富麗的裝飾,彷彿就在寶石盒內散步一般。

又全球聞名的凡爾賽宮後花園,約有100公頃大,氣派雄偉,極富造型之美。

凡爾賽宮所在地區,原來是一片森林和沼澤荒地。

162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以1萬里弗爾的價格買下了117法畝荒地,在這裡修建了一座二層的紅磚樓房,用作狩獵行宮。

當時的行宮擁有26個房間,二樓有國王辦公室,寢室,接見室,藏衣室,隨從人員臥室等房間,一層為傢具儲藏室和兵器庫。

1660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參觀財政大臣富凱(Fouquet)的沃子爵府邸(Chateau Vaux-le-Vicomte),為其房屋與花園的宏偉壯麗所折服。

當時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宮,聖日耳曼宮,凡塞訥宮,聖克魯宮等無一可以與其相比。

路易十四憤怒他不盡職守之餘,將富凱以貪污罪名投入巴斯第監獄,並命令沃子爵府邸的設計師安德烈•勒諾特爾(André Le Nôtre)和著名建築師路易•勒沃(Louis Le Vau)為其設計新的行宮。

由於16至17世紀的巴黎市民不斷發生暴動,在1648年至1653年還發生了兩次規模巨大的投石黨叛亂,所以路易十四決定將王室宮廷遷出混亂喧鬧的巴黎城。

經過考察和權衡,他決定以路易十三在凡爾賽的狩獵行宮為基礎建造新宮殿。

為此徵購了6.7平方公里的土地。

勒諾特在1667年設計了凡爾賽宮花園和噴泉,勒沃則在狩獵行宮的西,北,南三面添建了新宮殿,將原來的狩獵行宮包圍起來。

原行宮的東立面,被保留下來作為主要入口,修建了大理石庭院(Marble Court)。

1674年建築師儒勒•哈杜安•孟薩爾(Jules Hardouin Mansart),從勒沃手中接管了凡爾賽宮工程,他增建了宮殿的南北兩翼,教堂,桔園和大小馬廄等附屬建築,並在宮前修建了三條放射狀大道。

為了吸引居民到凡爾賽定居,還在凡爾賽鎮修建了大量住宅和辦公用房。

為確保凡爾賽宮的建設順利進行,路易十四下令10年之內,在全國範圍內,禁止其他新建建築使用石料。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將法蘭西宮廷從巴黎遷往凡爾賽。

凡爾賽宮主體部分的建築工程於1688年完工,而整個宮殿和花園的建設直至1710年才全部完成,隨即成為歐洲最大,最雄偉,最豪華的宮殿建築,並成為法國乃至歐洲的貴族活動中心,藝術中心和文化時尚的發源地。

在其全盛時期,宮中居住的王子王孫,貴婦,親王貴族,主教及其侍從僕人竟達36000名之多。

在凡爾賽還駐紮有瑞士百人衛隊,蘇格蘭衛隊,宮廷警察,6000名皇家衛隊,4000名步兵和4000名騎兵。

為了安置其眾多的正式情婦,路易十四還修建了大特里亞農宮和馬爾利宮。
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時期,在凡爾賽宮花園中修建了小特里亞農宮和瑞士農莊等建築。
凡爾賽宮殿後側及花園,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眾挾至巴黎城內,凡爾賽宮作為王宮的歷史至此終結。
在隨後到來的法國大革命恐怖時期中,凡爾賽宮被民眾多次洗掠,宮中陳設的傢具,壁畫,掛毯,吊燈和陳設物品被洗劫一空,宮殿門窗也被砸毀拆除。
1793年宮內殘餘的藝術品和傢具全部運往羅浮宮。
此後凡爾賽宮淪為廢墟達40年之久,直至1833年,奧爾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國王才下令修復凡爾賽宮,將其改為歷史博物館。
凡爾賽宮座落於巴黎市郊西南部,是法國的重要旅遊景點,所以,各國遊人絡繹不絕,參觀人數每年達200多萬,僅次於巴黎市中心的埃菲爾鐵塔。
凡爾賽宮除供參觀遊覽之外,法國總統和其他領導人也常在此會見或宴請各國國家首腦和外交使節。
羅浮宮(MUSEE DU LOUVRE),始建於12世紀末,由法王腓力二世,奧古斯都下令修建。

最初是用作防禦的城堡,邊長約90米,四周有城壕,其面積大致相當於今羅浮宮最東端院落的四分之一。

當時的羅浮宮堡,並不是法國國王的居所,而是被用來存放王室財寶和武器。

14世紀,法王查理五世,覺得羅浮宮堡比位於塞納河當中的城島(西岱島)的王宮更適合居住,於是搬遷至此。

在他之後的法國國王,再度搬出羅浮宮,直至1546年,弗朗索瓦一世,才成為居住在羅浮宮的第二位國王。

弗朗索瓦一世,命令建築師皮埃爾•勒柯(Pierre Lescot),按照文藝復興風格對其加以改建,於1546年至1559年修建了今日羅浮宮建築群最東端的卡利庭院(Cour Carree)。

擴建工程一直持續到亨利二世登基。

亨利二世去世後,王太后卡特琳•德•美第奇,集中力量修建杜伊勒裡宮及杜伊勒裡花園,對羅浮宮的擴建工作再度停止。

波旁王朝開始後,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修建了連接羅浮宮與杜伊勒裡宮的大長廊,又稱花廊 (Pavillion de Flore)。

路易十四時期,曾令建築師比洛(Claude Perrault)和勒沃(Louis le Vau)對羅浮宮的東立面,按照法國文藝復興風格(法國古典主義風格)加以改建,改建工作從1624年持續到1654年。

1682年法國宮廷移往凡爾賽宮後,羅浮宮的擴建再度終止。

路易十四曾計劃放棄羅浮宮,並將其拆除,但後來改變了主意,讓法蘭西學院,紋章院,繪畫和雕塑學院,以及科學院搬入羅浮宮的空房。

此外還有一些學者和藝術家,被國王邀請住在羅浮宮的一層和大長廊的二樓。

1750年法王路易十五,正式提出了拆除羅浮宮的計劃。

但由於宮廷開支過大,缺乏足夠的金錢來僱傭拆除羅浮宮所需的工人,該宮殿得以倖存。

1789年10月6日,巴黎的民婦集群前往凡爾賽宮,將法王路易十六挾至巴黎城內,安置於杜伊勒裡宮,該時期對羅浮宮進行了簡單的清理打掃工作。

法國大革命期間,羅浮宮被改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

拿破崙即位後,開始了對羅浮宮的大規模擴建,建造了面向裡沃利林蔭路的北翼建築,並在圍合起來的巨大廣場中,修建了卡魯索凱旋門,作為杜伊勒裡宮的正門。

拿破崙三世時期,修建了黎塞留庭院和德農庭院,完成了羅浮宮建築群。

1871年5月,巴黎公社面臨失敗時,曾在杜伊勒裡宮和羅浮宮內舉火,試圖將其燒燬,當時公社決定燒燬的還有巴黎市政廳,王宮(Palais Royal)等標誌性建築。

杜伊勒裡宮被完全焚燬,羅浮宮的花廊和馬爾贊長廊被部分焚燬,但主體建築倖免。

第三共和國時期拆除了杜伊勒裡宮廢墟,形成了羅浮宮今日的格局。

法國國王對藝術品的收集,始於弗朗索瓦一世時期,弗朗索瓦一世曾從義大利購買了包括油畫蒙娜麗莎在內的大量藝術品。

至路易十四時期,法國王室已經收集了約2000幅油畫,150多座雕刻,700多張素描,以及其他大量美術作品。

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時期,繼續從義大利,佛蘭德斯和西班牙購入藝術作品。

法國大革命期間的1793年8月10日,共和政府決定將收歸國有的王室收藏集中於羅浮宮,並將其作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命名為中央藝術博物館。

11月8日,博物館正式開放,展出了587件藝術品。

此後共和政府又用從教堂,貴族和地方政府等處,沒收來的藝術品,源源不斷地補充博物館收藏。

拿破崙在征服歐洲各國的同時,將被征服國家的藝術品大量運往法國,送至羅浮宮,此時已改名為拿破崙博物館展出,還增加了古羅馬和古埃及藝術品展廳。

但隨著1815年拿破崙的第二次退位和終生放逐,羅浮宮藏品中約有5000多件藝術品被歸還給原來所屬國。

此後的100多年裡,羅浮宮的收藏範圍不斷擴大,加入了東方,亞述,古埃及等時代的藏品。

隨著藏品數量的增多,展覽空間越來越小。

1981年法國政府決定將羅浮宮建築群的全部建築劃撥博物館,並對羅浮宮實施了大規模的整修。

由華裔美籍設計師貝聿銘,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the last master of high modernist architecture),設計的位於羅浮宮中央廣場上的透明金字塔建築。

整修後的羅浮宮,於1989年重新開放。

羅浮宮坐落塞納河右岸,目前,羅浮宮是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

羅浮宮博物館的主要收藏分為八大部份:古東方文物 (伊斯蘭藝術部份) ,古代埃及文物部份。

古代希臘,伊特魯利亞 (Etrusques)及羅馬文物部份。

雕塑部份,工藝品部份,繪畫部份,書畫刻印藝術部份。

羅浮歷史及中世紀的羅浮皇宮等,在這些固定的展出外,還有許多臨時性的展出和羅浮皇宮歷史展。

作為長期展的補充,羅浮是世界最大最具象徵地位的博物館之一。

同時是古代與現代建築史的最佳融合。

博物館內珍藏中古至十九世紀的藝術珍品。

包括不容錯過的羅浮宮三寶:蒙娜麗莎的微笑,雙翼勝利女神和維納斯雕像。

蒙娜麗莎的微笑(La Gioconda):西元1512,作者達文西,世界上最有名的繪畫,也是無價之寶。

畫家所畫的是佛羅倫斯富商del Gioconda之妻,面帶著微笑的Mona Lisa,注視著觀看者,眼中帶點憂傷的神色。

但自有此畫以來,人們爭論不休是否有蒙娜麗莎其人之事,使得此畫身價非凡。

米羅的維納斯(La Venus de Milo):西元前2世紀,作者不詳。

其自然寧靜的表情,優美穩重的姿態,將古希臘雕像的特點表現得完美無缺。

勝利女神(La Victoire de Samothrace):西元前3世紀,作者不詳。

這原由1600碎片所黏修而成的勝利女神,風格非常寫實,除了黏溼的衣衫的質感,其雙翅飛展,栩栩如生。

雖缺頭和手,卻不減其雄姿放。

除了羅浮宮博物館入口的大金字塔外,拿破崙廣場上另外還有三個小型金字塔,金字塔下方是羅浮宮購物商場,有許多商店和紀念品,服飾店。

在館內買了套票後,經過安檢,便來到主場館。

館內分為三大區域:黎塞留館,敍利館,德農館。

如真的要仔細地把館內的展品一一看完的話,恐怕三日三夜也看不完。

館內收藏了四十幾萬件寶物,但常展出的達一萬多件。

終於完成了8天歐洲之旅,再由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飛回香港。
荷蘭人不僅創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運集裝箱大港鹿特丹,而且也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建起了著名的國際航空樞紐港。
1996年,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已有世界上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航空公司,提供定期客貨航班班機,飛往6大洲250多個城市。
史基浦機場運送乘客2,800萬人次,運轉貨物110萬噸。
史基浦機場正在執行一項從1988年開始截至2003年的15年擴建計劃,耗資27億美元。
這巨額的投資是保持原設計主體不變,增一些新的功能性建設。
今天的史基浦機場,是1967年4月建成,並投入運營的,已經30年了。
這30年是世界航空業,突飛猛進大發展的30年,特別是70年代初,寬體客機的出現,到80年代的普遍應用,客貨運輸量是倍增長著。
在這個發展的背景下,宏偉壯觀的史基浦機場客過大樓,無論其規模,其設施的先進,其運轉效率與世界著名的航空大港,新加坡樟宜機場大樓,日本羽田機場大樓相比,都毫不遜色。
更值得稱讚的,是設計思想的超前,20年,30年都不見得落後。
這裡的超前,不只是個規模,更重要的是先進科技的應用。

如電子導向網絡,自動傳送系統,綜合配套設施等等。

設施先進,並為將來要採用的更先進的技術留出餘地,這也就是充分考慮運轉效率問題。

史基浦國際航空樞紐港的設計與建設思想另一個特色,是多維性,它不是平面地,單一地,只從空運的角度去思考,而全方位,多角度地從海,陸,空多個側面。它把空港的建設與海運,陸運網絡建設有機地聯繫起來了。

機場靠近出海運河,機場聯著高速公路,機場廣場下面是地鐵車站,乘地鐵可直達連接歐洲鐵路網的阿姆斯特丹中心火車站,在這裡每隔10多分鐘,就有一列從荷蘭連接歐洲各國的國際列車進出。

史基浦機場還有一個容納2萬輛汽車的停車場。

獨享天成的地理位置,讓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這座歐洲第四大客運機場,成為了通往歐洲的門戶,連接世界的跳板。

機場提供通往全世界251個目的地的直飛航線,包括146條歐洲航線和105條洲際航線。

約3,770個航班,每天如一地從史基浦飛往世界各地。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作為重要的中轉空港,是SkyTeam 成員法國航空 (Air France) 和荷蘭皇家航空 (KLM) 的總部所在地。

下了飛機換乘火車十分便捷,從史基浦廣場,空港城市的中心到機場地下的火車站,只需稍走片刻,坐火車到阿姆斯特丹市中心,也不過短短20分鐘的車程。

機場為旅客提供了極大便利,這裡有100多個商店,出售超過14萬種商品,60家餐廳和酒吧,1座機場內酒店,1個祈禱中心,2座賭場,擁有超過100個服務器的通訊中心,無線互聯網絡覆蓋,會議室和商務中心,裝配虹膜識別系統的自動過境服務,椅上按摩服務以及點綴在機場各處的40多件藝術品。

在國立博物館史基浦分館,全年展出10件荷蘭黃金時代的經典傑作,而世界著名的荷蘭藝術家蒙德里安 (Mondrian) 和其他荷蘭著名藝術家的大作。

秉承單一航站樓的設計理念,史基浦機場的所有設施,都被精妙地安排在便利的位置上。世界上許多業界雜誌曾授予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超過120個各種類別的國際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