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瀏覽 CurrentChan 個人網站,系統會不停更新

2011年2月7日星期一

印度6天之旅 (更新)

印度文明興起在西元前2,500年,是從印度河流域開始發跡的,所以取國名為印度。其北邊隔著喜瑪拉雅山與不丹,尼泊爾,中國西藏為鄰,西北邊是巴基斯坦,東北邊接孟加拉,緬甸。印度除了歷史悠久,面積有台灣91倍大,而且地理環境複雜多變,富含各種地形地貌,氣候變化多端,人種複雜、人口密度也高。 印度是由22個省所構成的聯邦國家,人口密度最高處是恆河(Ganga)與亞木納河(Yamuna)兩大聖河交會處的北方邦,由於人口出生率極高,14歲以下的孩童佔全國人口3分之1,這是印度貧窮的原因之一。雖然也有免費義務教育,但多數貧困家庭的小孩還是無法就學,必須幫父母負擔家計。 印度由於貧窮,落後,其外表給人的感覺是髒亂無秩序的,但印度人雖因貧窮而顯現有些貪婪,但其民族性卻是團結、和諧的 (除了克什米爾傾向回教的巴基斯坦),他們對宗教的虔誠,以及對這塊土地的愛與對國家的忠心,都是令人佩服的。 印度首都是新德里。面積有328萬7,590平方公里,人口大約10億1,500萬人,全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宗教有印度教,回教、錫克教。語言方面是英語,北印度語,各地方言多達1,650多種。氣候受季風影響,夏季炎熱潮濕,最熱的6和7月氣溫高達40度左右。冬季不冷,10月到3月反是適合旅遊的涼爽季節。貨幣是印度盧比(Rupee),簡稱INR。電壓是220伏特,50HZ。 所謂的種姓制度就發源自印度,他們把人分成四大階級;最高階是自認能通神的婆羅門,其次是沙特利,也就是貴族,第三是尼瓦爾,如一般商人,知識份子,第四階沙陀羅是最低下層的苦力和奴隸,而不同種姓是不能通婚的。宗教方面詳細說明如下:視牛為神: 印度人認為希瓦神的妻子聖母是牛的化身,所以把牛看成神,看成母親,稱之為聖牛。人們不屠牛,吃牛,在馬路上牛爺可以大搖大擺的走,人車都得讓牠三分,因為撞到牛是要坐牢的,所以馬路上到處都是牛糞,所以印度成了牛的天堂。 蒂卡與沙麗: 印度婦女喜歡用硃砂和水米揉成一小撮點在眉心,叫蒂卡,點蒂卡除了漂亮,也是敬拜過神明的記號。印度女子穿的傳統服叫沙麗(sari),沙麗雖只是一條5~6英尺長的布料,沒有任何剪裁設計,但以特殊方式包裹在身上,卻是變化無窮,印度女人一穿上就婀娜多姿了。大多數印度人為適應炎熱的氣候都喜歡穿寬鬆淡色的衣服。無殼蝸牛: 由於種族過多,印度語言始終無法統一,但百姓卻能和諧共處,包括與動物。雖然教育不普及,大多數人都懂一些英語。印度人喜歡吃辛辣的食物尤其是咖哩。在印度熱死人已不是新聞,當然都是無家可歸的族群,所以在騎樓下,公園裡,破船中度日的無殼蝸牛,已成印度市景的一部份了。 宗教與神祇: 印度的宗教十分複雜;除了印度教還有回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祆教,猶太教和基督教,其中以印度教,回教和錫克教為三大宗教,而印度教人口幾佔全國的絕大多數。所以印度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行為受印度教的影響很深,連同的其建築,文學,藝術莫不充滿濃烈的宗教色彩。 印度教: 印度教(初稱婆羅門教),主要的神祇有仳濕奴,又名Narayana,是眾神中地位最崇高的,祂有時候會以動物形體出現,有時則化身為羅摩Rama,黑天神或佛陀。第二位是創造之神梵天Brama,第三位就是濕婆神Shiva,也叫希瓦神,因是生命之籽,印度許多寺廟都供著祂的陽具,印度的傳統舞蹈主角也都喜歡扮演希瓦神的角色。另有夏克提女神Shakti是希瓦的妻子(聖 母),她有雙重面貌,一為善良的雪山女神,一是凶惡的時母Kau。再就是仳濕奴之妻吉祥女神Lakshmi。錫克教: 是Nanak於15世紀末融合印回兩教教義所創的,主張一神論,反對種姓制度,排除偶像崇拜,原是溫和教派。16世紀初遭受宗教迫害後,領悟到武力自衛的重要,乃將教徒加以整編訓練成一支紀律嚴謹的Khalsa宗教軍團,成為一般人眼中強悍好戰的教派,時常與印度教徒發生衝突與紛爭。 耆那教: Jaina是指征服世間一切煩惱,慾望之意,由伐馱摩那所創,與釋迦牟尼同一時代,都是剎席利族的後裔。耆那教嚴格禁慾,皆以苦行達到清凈的解脫境界,掃除俗世罪孽。正信,正知,正行是其教義三寶,視詐欺,偷竊,色慾,貪婪,暴力為五大罪惡,更反對殺生。祆教: 也就是唐末盛行於西域的拜火教,崇拜智慧之神阿胡拉,但排外性強,禁絕異教徒進入火神廟。由於印度的面積,是一個世界第六大的國家,全國的美麗景色可說是不勝枚舉,她又是一個文明古國,所以有許多深度的文化值得去探索,如果要將這豐富又有內涵的國家,逐一的介紹給大家。6天印度之旅,行程開始了:第一天晚上,由香港乖坐乘豪華客機,飛到台北中正機場,然後再轉機,乖坐華航直飛新德里機場,都要7個小時才可以到達,飛機上真多印度面孔。第一天飛到印度,己經是第二天的早上,還要立即乘坐旅遊車,經過8個小時的車程,才到達曼達瓦城,我們第一間要住的酒店,就是曼達瓦古堡。第二天,旅遊車到達曼達瓦城時,己經是下午2點鐘,經過8個小時的車程,大家已經顧不得形象,趕緊去取用午餐了,食完道地的印度餐後,因為時間有跟,我們祗得二個行程,就是坐著駱駝車到處瀏覽曼達瓦城及參觀用牛冀起的屋。曼達瓦在18世紀可是絲路上重要的據點之一,當時繁忙的曼達瓦小市鎮移入了很多商人世家,其中有許多富商喜愛興建豪華宅邸 (Haveli),而這些宅邸的外牆, 天花板,樑柱等,眼看所及都是以多彩多姿的石灰壁畫作為裝飾,而這些大型壁畫的發展與當地歷史息息相關,也反映著當時商業社會狀態。 曼達瓦城內的傳統市集,出售有紗麗布料,女性飾物,駱駝皮涼鞋等,如果仔細挑選,可以買到許多價廉物美的民俗藝品。曼達瓦地區聚居有許多吉普賽人,白天多半在市集乞討、晚上就到旅館跳舞賣藝。遇到這些吉普賽女人和小孩,遊客最好小心隨身財物。

Haveli這個字來自波斯,意思為an enclosed place (與世隔絕的處所),富商們興建宅邸不僅是展現身分地位之終極象徵,也提供家人一個與外界隔絕,又可以受到充分保護且舒適的環境,通常宅邸內外共有2個庭院,保守的婦女們則被安排在較裡面的院子內活動,更大一點的宅邸則大約有3~4個庭院吧。 儘管時間流逝,但是這些璀璨一時的宅邸並未隨著歲月褪色,仍舊是主要吸引觀光客到此參觀的主因之一。今日的富商宅邸幾乎都作為他用,例如作為藝術學校。為了適應沙漠氣候,當地的屋舍都有許多石雕格子的窗戶,一方面通風,防日曬又可避免風沙入內,另一方面方便婦女可以躲在窗戶後面觀賞景物,又不至於被外人看見容貌。這裡的宅邸都有很高的基柱,且一樓通常不會有任何房間,而是作為儲藏室用。城內屹立許多18-19世紀之間的哈維利Haveli建築。這些建築主要特色就是在房窗的四周和牆壁上,都繪飾著風格鮮明的彩色壁畫。這些彩繪連綿的古典房舍,有些仍屬於居民所有,有些已被列入古蹟保護。回程時,參觀用牛糞起的屋。印度的鄉間、在道路旁,不時可以看到放置在路邊的牛糞堆,及放在地上或貼在牆上曬乾一塊塊圓形的牛糞餅。以文明的眼光來看,牛糞當街排列似乎仿礙了觀瞻,但這些糞便不僅被製作成了印度鄉間的生活必需品,更說明了印度人對牛的崇敬及對物資的珍惜。古老以來,牛便是印度人尊崇的動物,他們把牛當母親,不殺牛不吃牛肉,卻利用牛奶加工了許多食用品,在千百種的食物中加入奶製品。印度人對牛的糞便更是珍惜,牛在印度的街上可隨處行走,人,車都要讓其先通過,人們隨其後收集這些糞便,在加入稻草後,做成塊狀曬乾,放入火爐中,便成為廚房煮食最好的燃料,牛糞燃燒時,不但沒有煙、沒有味道還可以殺菌。燃料之外,也拿來當的肥料,他們更發現牛糞也可作為清潔劑,加了水之後拿來洗地或擦地,有消毒及趨走蚊蟲的效果。 牛是草食性的動物,牛糞本身沒有什麼臭味又乾淨處理,印度人用牛糞加泥土後拿來蓋房子,增加泥土的硬度,可使房子更堅固,不會被水流走。甚至做神像的時候,也加了牛糞進去,不曉得是對牛太崇敬的關係,還是有特殊的效果,牛糞被利用到這個地步,也真令人讚嘆!更科學的是印度人利用牛糞製造成糞便瓦斯(gobar gas)使用,1970年政府決定推展這種天然氣,於是在1982年重新命名為生物瓦斯(biogas)。他們在地上挖個大洞,埋入相連的數個大水槽,放入牛糞與水,讓牛糞逐漸發酵,在密閉的水槽中形成瓦斯,成為天然氣,而後用管子引入屋中使用。這種生物瓦斯成本低,熱能高,除了當燃料,也可用來發電,讓幫浦啟動,形成廉價又方便的電力。由於不會產生煙,點亮街燈的任務也落在它身上,因為生物瓦斯對空氣的污染少,如今在印度與尼泊爾境內被大力推廣使用。最後,返回我們要住的曼達瓦古堡酒店,晚餐在酒店外的花園進行。 曼達瓦古堡建於1755年,是由當年的統治者Thakur Nawal Singh所建立,原先用意在於想構築一座堅實的城堡,保護附近的領地。古堡內處處可見的砲座,以及正門高處用來防止敵人派大象撞門的突起釘刺,都能嗅出濃濃的征戰氣息。沒想到這座堅實的堡壘,卻儼然成為小鎮的精神象徵,即使在十八世紀末期,絲路被海路取代,曼達瓦商業地位一落千丈之後, 還是吸引很多富商巨賈回到曼達瓦蓋起屬於他們自己的豪華莊園,因而造就出今天小鎮,另一個吸引外來客的焦點,雕樑畫棟的私有宅邸Haveli。而曼達瓦古堡領主的後代,就將古堡改成了飯店,成為另一種噱頭,另一種生財器具。很多人住過的人都會提到,貴為領主的宮堡,自然不可能像連鎖飯店那樣提供標準齊一的客房。也就是說房間大小不一,就看大家的運氣。我們分配到中間是石做的床,床後有一幅很古舊壁畫,又有會客小客廳,浴室很大間,但是就是純淋浴,排水也不好。房間鑰匙很有味道,駝鈴造型,很有份量。 第三天一早我們出發前往琥珀堡,琥珀堡依山而建,氣勢磅礡,遠看已令人一欲登上看其真貌。我們被安排騎大象上山城,落山時則乘吉普車下山,每隻大象只可載兩位遊客,真是第1次很有趣的體驗。騎大象登上山頂,約20分鐘路程,第一次坐在彩繪的大象上,沒想像中的恐怖,一路上有印度的小販拿著木雕的小動物兜售,由於騎坐的大象很高大,他們丟上來給遊客,你搖頭,他又拋上來一隻,來來回回,討價還價。騎象是很好玩,可以高高在上看沿路景色,而我們騎的大象看來很老了,行吓行吓,被其他團友騎的象超越了很多,不過我很享受那慢慢行慢慢拍照的經過,下座時我感謝了大象的辛勞啊!騎完大象就開始參觀琥珀堡。

齋浦爾城郊有許多城堡,其中以琥珀城堡 (Amber Fort 安伯爾城堡 ) 最具代表性。琥珀城堡距離齋浦爾城 11公里,是1592年時,拉加曼辛格 (Raja Man Singh) 王公開始建造的。









這座十六世紀的城堡依山而築,周圍建有近 40 公里的城牆,堡內很多宮殿和房間的牆上鑲有寶石和鏡子砌成的圖案裝飾,較特別的有鏡宮 (Sheesh Mahal / Hall of Mirrors)。當示範人員關了門點起一枝蠟燭後,房間內千百塊鏡子把燭光反射,營造出夜空繁星閃爍的效果。琥珀堡 (Amber Fort) 是昔日城市皇宮尚未建好前,奮力抵抗蒙戈爾帝國的拉吉布特 (Rajput) 族喀加瓦王國所在地,地勢險要,下方有一條護城河,周圍環繞著高聳的黃色城牆,整座城堡居高臨下,捍衛著齋浦爾城。據說以前王室人員進出琥珀城堡都騎乘大象,而現在騎乘大象便成為觀光客到琥珀堡的一項遊玩節目。 琥珀堡的建築物由不同時期的宮殿組成,包括有公眾大廳 (Diwan-I-Am),勝利廳 (Jai Mandir),歡喜廳 (Sukh Niwaa),虛什瑪哈勒宮殿 (Sheesh Mahal)等。其中公眾大廳位於入口附近,是昔日帝王聆聽臣民建言的地方。公眾大廳建有雙層圓柱和格子狀走廊,附近有一座印度教的卡莉寺廟 (Kali Temples) 和西拉戴維寺廟 (Sila Devi Temple)。琥珀城堡內最美麗的宮殿,是勝利廳內的虛什瑪哈勒宮殿,堪稱宮殿建築之極品。虛什瑪哈勒宮殿四壁都鑲嵌著寶石與彩色玻璃鏡片,雖然目前寶石已改成膺品,但是在黑暗中點燃一盞燭光,仍可看見鏡片經過光線折射後,有如芒鑽漫天飛舞,非常奇妙。虛什瑪哈勒宮殿鑲嵌鏡片和彩色寶石手法,與阿格拉著名的泰姬瑪哈陵如出一轍。其他例如:宮殿的拱形屋頂、幾何圖形的細格子窗,大理石廊柱和花朵植物雕刻,都是受到蒙兀兒建築風格影響。 歡喜廳位於勝利廳對面,中間隔著一座幾何形狀的庭園,這是從前王公舉行宴會或舞會的地方。歡喜廳內的水道,主要作用是為了消除印度夏天炙熱的暑氣。通往歡喜廳和勝利廳的主要大門,是一座典雅的琥珀色建築。這座大門造型優美,正面鑲嵌有各種植物及花卉圖案。行完晒啲宮殿大廳,我地乘坐吉普車離開琥珀堡。坐在吉普車的後坐,首先看到的是混亂的交通與人羣,好不容易離開琥珀堡擠塞的石板斜路上到比較寬闊的馬路後,便可沿途欣賞大笨象與其他吉普車在公路上風馳電掣的景象。接下來參觀城市宮殿,顧名思義這以前是大王的宮殿,而印度獨立之後,這些大王的後代不再有統治權,卻還是擁有宮殿的的所有權,城市宮殿建於十八世紀,往後陸續修葺擴建,1959 部分開放成為博物館,不過直到今天,大王家族仍住在城市宮殿的私人部分,其他就讓遊客參觀,當然是收門票費。





印度的宮殿,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華美燦爛的大門。城市宮殿的大門也不例外,精美的雕刻,除了雕樑畫棟,兩邊還站著兩隻大理石的大象,門口站著幾個白色制服紅色頭巾的守衛,除了看守門口之外,遊客多半會想要和他們合照,而他們也會在你照相的時候很自動的閃進你的鏡頭內,等你照完相再向你索討小費。













第四天的行程是去風之宮殿,勝利宮,阿格拉堡及泰姬陵。早上我們乘坐旅遊車,在行車途中,風之宮殿出現在大馬路邊,短短的一段路,卻有著驚悚的回憶。風之宮 (Hawa Mahals) 建於1799年,有180多年的歷史。這片粉紅色高牆,共有5層,953扇窗戶,各扇窗戶則以白色的邊框與別緻的圖案來點綴。其實,風之宮並非一座真正的宮殿,只是外型看起來,有如皇宮般華麗壯觀,取名風之宮,是因為站在窗內的每個角落,都能感受到風的流動,因而得名。當初興建風之宮,是為了讓昔日的皇家妃嬪可以站在窗戶後向外觀賞街景,不用拋頭露面,就可窺探外面的繽紛世界。我們只可隔著街拍下全貌,不能入內參觀。在風之宮殿只是匆匆逗留了十數分鐘,再起行去勝利宮。


勝利宮 (Fatehpur Sikri) 位於阿格拉以西 37 公里,曾經是莫卧尔王朝阿克巴大帝Akbar(1542-1605)的皇都於16世紀興建,歷時12年,為阿克巴精心規劃的新都,三面城牆,長6公里,有7座城門,城內建有皇宮,雕梁畫楝的覲見宮,土耳其蘇丹宮,社交天井,流動涼水池,後宮,陵墓和印度最大的回教寺院 Jama Masjid,動員數不清的工匠,融合伊斯蘭和印度教,耆那教裝置藝術的獨特建築。

由於他在遷都之後的第二年打了一場勝仗,所以將法特普西克立稱為勝利城,皇宮就稱作勝利宮。建成後的15年間,即在1585年後,曾是蒙兀兒帝國的皇宮,後因缺水而遭廢置,於是皇室又不得不把都城遷回阿格拉,一代名城從此人去樓空。

勝利宮的建材取用最普遍的紅砂岩,結合印度、中亞和伊朗一帶的建築風格,雄偉中不失華麗。如今外牆已損毀,但宮殿仍相當完整,大門沉穩壯觀,雕花精美絕倫。阿克巴的妻子住的宮殿,因為不同宗教信仰而有不同,其中以回教妻子的宮殿最大,其次是印度教,基督教的最小。參觀完勝利宮之後,繼續我們的行程,去阿格拉堡,阿格拉堡靠在聖河雅沐娜河西岸,有著四百多年的歷史,高達20多米的城墻的雄偉建築。是以前統一印度的蒙末爾王朝皇帝的宮殿,全部用紅色沙石築成,上面佈滿了精美的藝術雕刻至今清晰可見,它標誌著蒙兀兒朝代的興盛發達。 法地普爾西格裏法地布爾古城,西格裏陵墓距亞格拉不遠,便是法地布爾西格Fatehpur Sikri)的廢墟遺址。當愛克巴皇帝(EmperorAkbar)厭倦了阿格拉,便特別到此興建新的首都,但只經過短14年便因水源不足而再度遷都回阿哥拉。到了今天,法地布爾西格裏的護城墻,城門及皇宮依然保存良好。皇宮庭院中安放了印度聖人SalimChishti的陵墓,西格裏陵墓以雲石建成,四週則圍以精雕細鏤的雲石屏風。遠看倣似一顆寶石鑲嵌于粉紅色砂岩的庭院之中。阿格拉紅堡和印度歷史息息相關。 1526年,德里蘇丹國王易卜拉欣洛提(Ibrahim Lodhi)率十萬大軍和千頭戰象嚴陣以待,迎戰蒙古人後裔,帖木兒帝國(Timur Empire)創始人的五世孫巴布爾(Babur)。雖然後者只有12000名戰士,700門大炮,仍將使用冷兵器的蘇丹王師一戰擊潰,奠定了莫臥兒王朝 (Mughal Dynasty)在北印度的統治地位。王宮內有一座蘇非行者的墓室,他預言年長無子的阿克巴必有子嗣,果然成真。從墓室的位置,可見行者後來的禮遇之高。在阿格拉,巴布爾得到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科依諾爾 (Koh-i-Noor),就是後來幾經戰火,輾轉流離,鑲在英女皇王冠上的光明之山。有趣的是,印度古預言說這顆金鋼鑽石只配上帝或一個女人擁有,其他獲得者都會遭逢厄運,光明之山幾個世紀的命運,竟然一如所言。 1565年開始,巴布爾的孫子阿克巴(Akbar)徵調了140萬人次的勞力,歷時8年重建阿格拉堡。泰姬陵的建造者沙賈汗(Shah Jahan)對它又進行了大手筆的改造,終成今天的紅砂岩之城。第四天的最後一個行程,去參觀泰姬陵,外觀雄偉壯麗,是建築史上的藝術結晶,更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泰姬陵又譯泰吉瑪哈爾陵,是莫臥兒帝國著名建築,在今印度北方邦的阿格拉。西元1630年,莫臥兒帝國國王沙傑汗,為紀念死去的皇妃泰姬而修建泰姬陵,直到1653年才建成。估計有2萬名工匠參與泰姬陵的建造,歷時22年才完成。這座陵墓由殿堂,鐘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絢麗奪目。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伊斯蘭教建築中的代表作。泰姬陵最引人矚目的是用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體建築,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對稱,中央圓頂高六十二米,令人嘆為觀止。四週有四座高約四十一米的尖塔,塔與塔之間聳立了鑲滿三十五種不同類型的半寶石的墓碑。陵園佔地十七公頃,為一略呈長形的圈子,四週圍以紅沙石墻,進口大門也用紅岩砌建,大約兩層高,門頂的背面各有十一個典型的白色圓錐形小塔。大門一直通往沙傑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則擺放了他們的石棺,壯嚴肅穆。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條清澄水道,水道兩旁種植有果樹和柏樹,分別象徵生命和死亡。再富麗堂皇的建築如果沒有故事,魅力便會減去一半,反之,如果有一個美妙的故事尤其是愛情的故事,會讓它魅力四射乃至不朽。比泰姬陵本身更吸引人的是寄託于它身上的一段國王與妃子的愛情故事。印度莫臥兒王朝皇帝沙賈汗的美麗妻子泰姬先後為他生養了十四個子女,在戰亂中與這位皇帝同悲同喜,並幫助他奪回王位。王妃在36歲時因難產而死,悲痛的皇帝歷時20餘年,召集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和工匠,耗資千萬,建造了這座世界奇觀。不僅如此,這位癡情的皇帝還打算在泰姬陵的河對岸為自己建造一座相似的陵墓,用通體透黑的大理石對應通體透白的愛妃陵,寓示兩人的愛情純潔得沒有丁點兒雜質。河面上還要用黑白兩色的大理石建一座橋,連接兩人純黑純白的陵墓。皇帝的夢想最終未能成真,如同所有的皇室鬥爭一樣,他的三個兒子等不及要獲取王位而將年邁的父親囚禁,甚至不讓他看到泰姬陵。據說沙賈汗每晚只能透過一塊大水晶石的折射,凝望數公里外的陵墓。 沙賈汗死後被葬在泰姬陵中,遺體安放在泰姬的身旁。進入泰姬陵須經過二個嚴格的檢查關卡,除買門票外照相機也需買票才能帶進去,園內入口處是紅色岩石建築是古代蒙兀爾帝國的建築,先經過紅色殿堂才能看到以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的白色藝術殿堂泰姬陵。第五天的行程是去新德里,蓮花廟,甘地陵及印度門。印度首都新德里(New Delhi)位於印度北部,東依亞穆納河,東北緊連德里舊城,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因為德里有新舊之分,且兩者對比強烈,新德里有新式高樓大廈林立,居民多富人,城市以姆拉斯廣場為中心,城市街道成輻射狀,蛛網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市中心聳立著宏偉的建築群,中央政府機構多聚集在此,總統府,市政府,國會大廈,天文台,最引人注目的是仿巴黎凱旋門而造的印度門,紀念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烈士,也是德里的市標。而舊德里街道狹窄,建築老舊,顯得擁擠髒亂,住民多為窮人。從13到19世紀共有7個王朝在這裡建都,至1911年才由新城取代了它的地位,1947年印度獨立後,建都新德里。 蓮花廟的外貌酷似一朵盛開的蓮花,故稱蓮花廟。它高34.27米,底坐直徑74米,由三層花瓣組成,全部採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底座邊上有9個連環的清水池,拱托著這巨大的蓮花。德里蓮花廟的形狀之所以採自蓮花,與印度的歷史有一定關係。蓮花在印度教和佛教派中被奉為神物,在當代印度人心目中又貴為國花,所以這座廟宇一建成就備受印度人的喜愛。蓮花廟的內部設置十分簡單,只是一個高大空闊的聖殿既無神像,也無雕刻、壁畫等裝飾性物件。惟有的是光滑的地板上安放著一排排白色大理石長椅。白色是該廟最主要的色調。進廟的教徙以及參觀的人也不需進行什麼特殊的儀式,只要脫鞋進殿,走到大理石椅上就座,然後沉思默禱就行。蓮花廟的周圍是一大片碧綠碧綠的草坪,其間點綴著一簇簇花木。甘地陵位於印度首都新德里東面的亞穆納河畔,是焚化甘地遺體之處。甘地是印度近代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他為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印度獨立奮鬥了畢生,被印度人尊為國父。凡是到印度訪問的外國領導人,都要去謁拜甘地陵,獻上花圈,有的還在陵園南門栽種常青樹,表示對甘地的尊敬。到新德里的遊客,也都願來這裡瞻仰一番。甘地陵只是一個象徵性陵墓,裡面並沒有埋葬甘地的遺體。按印度教風俗,死者必須在死後24小時內火化,然後把骨灰撒入聖河。甘地被暗殺後,就在這裡火化,他的骨灰分別撒在恒河和印度最南端科摩林角附近的印度洋,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三個海水會合的洋面上。為了永遠紀念印度人民尊敬的領袖甘地,在他的火葬地修建了這座陵墓。甘地陵墓並不高大,但占地面積不小。所有前來瞻仰的人,在圍牆大門前都必須脫鞋,赤腳或穿著襪子進入,以示尊敬。甘地陵外形簡樸大方,從遠處看,像一座沒有頂蓋的大土墳,四周長滿青草。陵園有兩個紅磚修建的小門,沿一條磚鋪的小徑進入陵園,陵園呈圓形,四周圍牆上爬滿青藤,幹粗葉茂,青翠婀娜。陵園中央是甘地墓,坐北朝南,用黑色大理石砌成,為一個長寬均為3米的正方形平臺,高約1米。它的北頭有一個綠色的柵欄,圍著一隻鑲著銅邊的玻璃罩,罩著一盞常明燈,火苗冉冉,終年不息。 印度門(India Gate)建築在花園廣場中心,外形以凱旋門的樣式來建造的,高48 .7米, 寬21.3米,拱門高42米。印度門就像法國的凱旋門一樣是標誌型的建築,外形也十分相像。九萬多印度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奔赴戰場為英國戰鬥犧牲,戰爭結束後英國為了安撫印度人民的反戰不滿情緒,英國政府1921出資修建印度門以紀念那些陣亡的印度和英國士兵。印度門牆壁上刻有13,500名陣亡印度和英國將士名字。特別的是頂端設置個一個直徑3.5米的大油燈,節日的時候都會點燃大油燈,會有很高的火焰。印度門前有印度衛兵站崗。印度門到總理官邸之間的拉加派特街,是一條筆直寬敞的道路,每年1月26日,印度國慶閱兵都在這條道路舉行。印度門周邊,還有兒童公園,國立現代美術館,國家運動場等。


終於到了和美麗的印度說聲再見的時候,第六天早上吃完早餐後,收拾行理,然後前往機場搭機,飛到台北中正機場,然後再轉機,乖坐華航直飛返香港。返到香港機場,領回行李後,再回想著曾經走過的地方,帶著滿滿的回憶,返抵闊別多日的家門,結束這難忘之旅。在這旅程中,不只帶回美麗的照片及戰利品,旅程中愉快的回憶及美感,也將永遠存在我心中。